简介

中国古典戏曲鉴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元代的南戏(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杀狗记》讲的是东京人孙华,家世殷富,父母双亡,与妻弟相处度日。孙华与破落户柳龙卿、胡子传两人结拜兄弟,日夜耽于酒色,而弟孙荣则谨直勤学。柳、胡因此忌惮孙荣,向孙华进谗言,离间弟兄之情。孙华将孙荣逐出家门,孙荣因付不起旅资,被逐出旅店,住在破窑洞里靠乞食为生。一日孙华与柳、胡喝酒,半夜醉卧雪中,将要冻死,孙荣发现后将他背回家。结果孙华醒后却对孙荣打骂,并将之再次逐出家中。孙华的妻子杨月真有意劝兄弟和好,趁清明扫墓,请奉侍孙氏三世的老人在祖墓前劝谏,不料孙华反而越发愤怒,更欲派人暗杀孙荣,以免一切烦恼。杨月真最终想出一计,她买了邻居家的一条狗,杀死后披上人的衣服,放在家后门,大醉回来的孙华以为是死人,大惊,生怕犯杀人的嫌疑,于是就跟妻子商量。杨月真建议他请柳胡二人将之悄悄埋到郊外,结果柳、胡均拒绝了。杨月真又建议他请孙荣,他万万没想到孙荣却勇于担当,负而埋之。孙华深受感动,与孙荣和睦如初,并让家于弟,不再与柳、胡交往。柳、胡二人深怨于孙华,控告孙华犯了杀人罪。真相大白后,柳、胡受到了严惩,孙荣以“悌”、杨月真以“智”分别得到了朝廷的表扬。

从上述这些作品的内容来看,南戏所关注的都是当时社会的家庭伦理关系,如兄弟、夫妻、朋友等,表现的是下层百姓们的道德观念,因而在当时社会有着广泛的观众基础,所以影响力很大。它们在艺术上亦有着诸多的相同之处,如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本色。因为这些作品真挚感人,所以深受好评。如《拜月亭》,明代徐复祚《曲论》赞曰:“宫调极明,平仄极叶,自始至终,无一板一折非当行本色语,此非深于是道者不能解也”;如《荆钗记》,明代徐复祚《曲论》:“《琵琶》《拜月》而下,《荆钗》以情节关目胜,然纯是倭巷俚语,粗鄙之极;而用韵却严,本色当行,时离时合”;如《白兔记》,《曲品》:“词极古质,味亦恬然,古色可挹”等。

元代南戏以其灵活多变的歌唱方式,关注社会伦理道德的情怀深深扎根于南方民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到了明代,随着条件的成熟,它更成为风靡全国的艺术样式,绽放出迷人的风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大河文学(m.dahewenxue.com)中国古典戏曲鉴赏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