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古典戏曲鉴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戏曲形态的成熟(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今存诸宫调的本子已经很少,其中保存得相对完整的是金代董解元《西厢记》,亦称为《董西厢》。所谓解元,是金代对读书人的通称,其所作的《诸宫调西厢记》故事来源于唐代元稹所作的传奇《莺莺传》,董解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将原本始乱终弃的张生改编成痴情人,他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情,虽然历尽坎坷,但最终得成美眷。《董西厢》用了不同宫调的套数高达192套之多来演唱这个故事,因而结构恢宏,气势开阔,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审美快感。

与宋代杂剧同时产生的,还有南戏。南戏,亦称为戏文、南曲戏文。它是在浙江温州(永嘉)一带流行的地方戏“温州杂剧”(或称为“永嘉杂剧”)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关于南戏最早形成的确切时间,有着诸种说法:

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余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故刘后村有“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之句。或云宣和间己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为“永嘉杂剧”。

据这两则史料,可以确证的是南戏的产生最早应为北宋光宗朝,最迟应该在北宋与南宋易代之际。南宋灭亡之前,南戏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它向北传入到杭州,向南传入到闽南,向西传入到江西,成为一个足迹遍布浙江、福建、江西多个地域的艺术样式。今天可以确证的宋代南戏的作品有五种,它们是《赵贞女蔡二郎》、《王魁》、《王焕》、《乐昌分镜》、《张协状元》。这些作品的内容包括两类,一类是士人负心戏,一类是为爱情遭磨难的传奇。

南戏在体制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唱腔上,它的形式极为自由灵活。明代徐渭《南词叙录》:“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人们又将之称为“随口令”、“顺口可歌”,因而它带有很强的民间特色和地方风味。开场时,由副末登场,念诵两首词文吸引观众,交代前因后果。开场以后各场次的设置,主要依照剧情需要安排,一个内容段落结束,角色全部下场,就是一场。场次总数没有限定,如《张协状元》有50余场。下场时,人物会念四句七言的下场诗。它的角色包括七种,即生、旦、净、末、外、贴、丑。其中生一般指有才学的男性,通常扮演年轻书生类人物,旦则是女性,通常装扮成年轻女子,生与旦是男女主角,其他则为配角。在剧情安排上,往往采用双线条或多线条手法,即由生、旦分别运用唱曲、说白和念诗的手段来交代自己的情形、处境和心境,为后面矛盾的展开和情节的发展奠定基础,然后场景由此有序地延伸。除了生、旦所构成的主线之外,南戏还会穿插许多由净、末、丑角充任的插科打诨的片段。这种技术处理使整个作品表演起来,既冷静严肃,又轻松热闹,有着很好的观看效果。

到了金代,又出现了院本。所谓院本,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曰:“行院之本也。”从《张千替杀妻》杂剧中“你是良人良人宅眷,不是小末小末行院”来看,行院是金人指称倡伎的居所,故院本是指在行院中演唱的本子。所以金代的院本与两宋的杂剧实质相同,在结构与角色上几乎没有区别,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卷25《院本名目》:“金有杂剧、院本、诸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国朝院本杂剧,始厘而二之”、“院本则五人:一曰副净,古谓之参军;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鹘;……一曰引戏;一曰末泥;一曰孤装。又谓之五花爨弄”。《辍耕录》收录的金元院本名目有690种之多,足见院本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

总之,宋金时期,随着杂剧、南戏与院本的相继出现,它们能够熟练地运用歌舞来表演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比较复杂的场景,制造冲突,展现一个完整而有意义的人生故事,因而具备了中国古典戏曲最一般的特征,而它们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又成为后世戏曲的不二法门,这些均标志着古典戏曲的形态走向了成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大河文学(m.dahewenxue.com)中国古典戏曲鉴赏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