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黄金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五(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有一年我去北海滑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看见了冬生,冬生穿着一身在当时颇为时髦的黄军装,围着灰色拉毛围巾,英俊潇洒,在人群中显得很突出。冬生拉着一个女孩子,在场子里穿梭,做出种种花样,如入无人之境。那天我背着冰鞋没有下场,下意识地躲避碰面,冬生仰着脑袋微笑着,头发一甩一甩的,舒展而洒脱。我坐在游廊上默默地看着他,一圈又一圈,他和他的女孩从我的跟前滑过,我一次次感受到他的气息,体味到他的兴奋和幸福。他没看见我,他看见的是北京冬日湛蓝的晴空、北海美丽的白塔和身后动人的女友,我想到的是装入木箱子的秋生和白雪中孤零零的圣母教堂。我觉得见面非常不合时宜,在冬生这样快乐的时候。

避免尴尬。

我因为工作被分配到西北,有一年回北京探亲,意外地在北馆西边遇到了冬生妈妈,她是来北新桥挑补花厂革委会领工资的,老太太胖了,头发全白了。冬生妈告诉我,他们搬到了南馆公园的羊倌胡同,两间北屋,冬暖夏凉,冬生爸爸给一个招待所烧锅炉,老两口日子过得很舒坦。问及冬生,说是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了宁夏,在银川教书。我说冬生是个好学生,他在我们当中是学得最扎实的。冬生妈妈说,可不,冬生是个孝顺孩子,难得的孝顺孩子,月月给家里寄钱,孩子知道没钱的难处。那些年,真是的……

老太太摇摇头,往事不堪回首。

近年我看到了李冬生的一篇学术论文,文中,他详细考证了北京东正教发展的始末,谈到了安定门外俄国东正教墓地的来龙去脉,甚至对老孟头们埋葬的七口棺木都有交代,那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亲族,伊丽莎白公爵夫人,皇后的姐姐,还有几个公爵。他们是1918年俄国革命,在沙皇家族被处死的同时,在俄国叶卡捷琳娜堡附近被推下一口废弃的铁矿矿井。后来这些尸体被取出,当时正值俄国内战,便被运往中国,想的是等条件好了再运回去。这些遗骸在1920年到达北京,原拟放入北馆致命堂,但是北京人不允,因国人有死人不能入城的风俗,故而棺材只能运到安定门外东正教墓地,在教堂地下室存放。一放就是十几年,十几年中无人问津,无人知晓,历史记载,其间只有一个中国人来吊唁过,张宗昌。以后趁着中国跟日本打仗,战乱中俄国皇亲们终于进了城,进驻了北馆致命堂。这才有了1947年苏联政府让从北馆迁出,入葬安定门一说。

文章完全是学者的论述,事实缜密,考据严实,让我对儿时光顾的鬼子坟一目了然。李冬生做了件了不起的事情,他完成了在安定门城楼上的许诺,老师的这份作业他做得最好。

一种由衷的敬意从心内升起,我在文章的“评论”栏写了几句赞赏,追述了童年鬼子坟的友谊,在点击“发出”的时候,鼠标一下滑出了界面。

不打扰了吧。

大概是秋生不乐意呢。

发表于《人民文学》2015年第6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大河文学(m.dahewenxue.com)黄金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