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蚁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6德川Ⅱ(4/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金得培镇压不住,中军大乱,连锁反应,高丽人的右翼顿时崩溃。邓舍脱了困,不回营,趁势反杀,三军一起反攻。压制得金得培半步走不动。

张歹儿从一侧出击,避开混战,绕过丘陵,直扑德川城下。又拿前军伪装成高丽的败军,德川守军群龙无首,促不及备,辨别不明,被赚开了城门。入夜不久,德川破。

高丽人前无生路,后无退路。金得培见势不妙,抛弃大部,裹带了几百人,远远绕过德川,窜逃去了西边的价川。他一跑,没了头领,剩余的溃兵一拨拨地投降。红巾得俘虏一千五六百人,阵斩九百余。己方伤亡五百余人,大半为新卒。

俘虏一个不杀,缴了械,遣派军马押送,带回双城。合上次的两千余俘虏一起,选精悍千人,别立一军,调老卒中有功的丽卒、汉卒过去充任军官。其他的并做一营,耕种军田。高丽北部的军队中,多有贱民,德川俘虏也不例外,一概脱去贱籍,许其从良,重给双城户籍。

送走了俘虏,又洒出游骑,往西边探出五十里。就在城外安葬死者,抚恤伤者。刀手的尸体抢了回来,下葬、祭奠过了,邓舍这才入城。

德川不小,它处在内地,比双城这座军镇繁华得多。只是此时街道上黑乎乎的,满城没一点灯火。早先破城的红巾,不少顺手牵羊,沿街店铺大多翻箱倒柜的,空空荡荡。很多人家门户大开,被抢掠一空。走到近处往里看,劫后余生的高丽人惊恐地缩在墙边角落,不时听见低声的啜泣。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邓舍故意入城稍晚,原因之一,就在给破城的军队一点抢掠的时间。

就本心而论,他当然想自己的部下可以严守军纪,攻城破城能做到秋毫无犯。但是,知易行难。遍数天下义军,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一个也没有。

就别说市肆不易,能做到只抢东西不杀人的,就算是好的了。邓舍昔日在军中,曾有听闻,更有把百姓当粮、以人为畜的。

最鼎鼎大名的,当数江南二毒。一个扬州张明鉴,人称“一片瓦”,军困乏粮,食尽扬州人;一个苗酋杨完者,筑城数里,尽藏掳掠来的子女玉帛。可以想象,在这座城中,他就是至高无上的唯一君主,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百姓人等,在他的这座城中和畜生何异?

如果说张明鉴还算的上是造反的,杨完者则就是蒙元地方武装的典型。至于蒙元正规军,几年前,脱脱攻陷徐州,尽屠一城。

这世道,官也是贼,贼也是贼。手无寸铁的黔黎草民,真如野草一般,不论是落在谁的手中,想割就割,想砍就砍。天绝生路,天地如鼎,百姓为肉,煮之蒸之,死路一条。

邓舍悄立城下,感慨万千。夜色苍茫,火把通明,数千人马迤逦入了德川。

一个晚上不得歇息,整顿秩序,布置防御,遣派人马守城、巡夜、抚民,肃整军纪,严禁不得再有扰民。

士卒们抓了当地的官吏、豪门,络绎不绝地带上堂前。老一套拿出来,官吏不降的,砍头示众;愿意降的,送去双城看押,驯化一阵,视情况决定给官与否。

德川的大户都是高丽人,没一个汉人、渤海人。依据杀九留一的比例,选出最恭顺、弱小的两三家,立为标杆,任官职、取质子。其他的悉数没收田地家产,一部分赏赐给有功将士,一部分留作军田。家中男子为奴;女子有好看的,赏赐有功为婢,余者下入妓营。

德川的地主不少已经迁徙去了更为安全的平壤、或者南部。邓舍宣布,他们留下的田地悉数充公,分给城中贱民、贫者,给田契。

检点府库,没收豪门,得粮草钱银甚多,统统整点上车运回双城。得了各色匠人近百,充入匠营。

连着两天,才算安排妥当。其间,价川的军队,来了八九百人。没等城上出击,就主动撤了回去。探马探知,价川连日接连派出了数股信使,往平壤去送信。

大败庆千兴来的一个多月里,邓舍没闲着。占着河光秀部皆是高丽人的便宜,派出许多探马、细作,平壤的虚实,不说探知了十成,最少七八成。

平壤新招了不少军卒,但粮饷匮乏,没大举进攻的实力,除非它孤注一掷。不过既然得了德川,不管平壤来不来攻,就冲它这个北部山区门户的战略地位,宁肯当作一份大礼送给关铎,便宜了自家人,也不能轻易放弃。

不放弃,就需得有大军镇守。张歹儿在宁远做的不错,索性改任他为德川千户府千户。补充其兵力,又拨了千人与之;又留下陈牌子的千人新卒,合计三千人。

德川在西,宁远在东,两地相距三四十里,前后呼应,只要高丽人不齐聚大军,足可保两城平安。

日升月落,忙碌中不觉时间流逝。转眼间步入七月。文华国顺顺利利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他的捷报才到不久,洪继勋的使者接踵而至。

“城中有何事?”算算日子,出双城二十多天了,早超出了预定的计划。洪继勋一直没催,忽然派个信使来,邓舍不由有些嘀咕。

信使什么也不知道:“洪先生只说,请将军赶紧回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大河文学(m.dahewenxue.com)蚁贼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