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经城之雁子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经城之雁子谷》完本结语(3/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雷彪最开始时跟我说:“上雪,我当保安腰都坐变形了,感觉自己的人生目标就跟我正在扭曲的脊椎骨一样慢慢腐朽,但是当我发现沈俪的时候,我觉得我身上那种不甘平庸的小火苗又点着了,我是一个保安,专业上没什么巨大的成就,还不能生孩子,我能不能去追他?”

我回答:“你可以先尝试去告白,大胆一点,看她答不答应,不过她八成不答应,不答应其实你也没什么损失,但万一答应了你就赚了,相当于一个看涨期权。”

雷彪虽然听不懂看涨期权是什么,但也决定尝试,后来他果然失败了,就灰头土脸的告诉我自己还是当一个保安吧,不想去试了,我说行,那大哥你就先缓缓,每天唱唱歌也挺好。

后面雷彪自己缓过来了又找到我,说他无意中看到了沈俪在小区里采访租客和房东,就搜了她的视频,觉得沈俪太不容易了,想帮她,问我送她口袋相机行不行,我说那玩意儿挺贵的,她可能不收,雷彪考虑了很久说他就是想送,他觉得视频UP主没有那个不行,而且自己就只是单纯的送礼物,没有任何其他奢望。

我说行吧那你去送。

后来的结果大家也知道了,那个口袋相机沈俪没收,而且一直在拒绝雷彪,但随着和雷彪相处时间的增加,沈俪的内心也在慢慢改变,即使这种改变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也没有来跟我说,但他们最后还是在一起了,所以其实沈俪和雷彪的结合并不是上雪我安排的,是他们自己一步一步走向了这个结局。

不怕告诉你们,关莎、任天行、杜晶甚至连天海都来找过我,说他们基于什么什么理由,不会说也不会做那样的事儿,这个时候我只能和他们一对一开会。

最后你们看到的这个故事,就是无数次会议讨论之后的结果。

如果你们觉得这本书写得不错,值得好评,应该去感谢那些给上雪提过优秀建议的读者以及角色本身。

现在大家知道上雪我为何总是不存稿,一写就发,而且坚持以连载形式首先发表在网络上了吗?

因为如果我单独自己写几十万字,很多问题我自己找不出来,发给出版社或者报刊,编辑就算再厉害,个人的水平也是有限的,至少我认为这些出版机构肯定不会安排5000名员工来看我的书并给我写想法提意见,而且还是实时评论。

上雪秉承一贯的“死磕”精神,反反复复,来来回回,不厌其烦,虽然改出来的终稿不一定尽善尽美,也不一定能成为大家之作,但我相信一定比我当初自己“闭门造车”的第一版更具可读性。

有些较真的读者会反复纠结本书的数据,自己亲自算一遍,还把计算公式发给我看,指出我的错误,虽然最后被证明是他们算错了,但上雪依旧很感谢这些读者,因为你们,上雪不得不把这本书里的数据认认真真,仔仔细细重新验算很多遍,是你们的较真让本书涉及行业的各项数据更为真实可靠。

通常在一本书完本之后,我就不会再修改人物和情节了。

因为我认为如果一个故事随机抽样的5000人提的观点我都已经合理参考了,那大概率50万人看完后的感想也差不太多,小瑕疵肯定还有,没有哪一本书可以在所有读者心中都是完美的,但大的硬伤应该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你们看到了么?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路追更是很痛苦,尤其面对的还是我这种从来都不稳定更新的作家,但连载过程中你们的留言我都会看,你们提的意见是有可能影响小说最终呈现形态的。

在这里上雪要感谢所有愿意一路追更且提出合理建议的读者,谢谢你们的支持,正是因为有你们,《经城之雁子谷》才能得以顺利完本,在新读者看来,它或许依旧不是一个完美的作品,但跟《投行之路》一样,这是上雪我尽了自己最大努力,所能达到的现阶段最高标准的拙作。

作为作家,我已经学会了在自我表达的“输出端”与读者阅读的“输入端”做平衡,上雪相信,好的故事一定能让二者实现双赢。

但愿这本书没有浪费你们宝贵的时间。

通过这本书,上雪希望:

你们会对书中情节记忆犹新,产生情感共鸣;

你们能从中看到打工人的无奈,创业者的困境和投资人的艰辛;

你们可以看到主角的拼搏精神、前后转变以及人性的矛盾;

你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工作晋升、评估公司、职业规划以及在大城市打拼的技巧与方法;

你们能透析风险投资与创业企业的博弈与合作,明晰资本运作规律;

你们可以通过阅读本书实现自我表达。

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总是唯利是图,你追我赶的结果并不一定会皆大欢喜;扛起一些社会责任,放慢脚步也不一定就一败涂地。

最后,上雪希望你们可以因为本书的某个情节,某句话而有所转变和提高,只要你们变得和之前有一点点不一样,而且是往好的方向转变,那上雪写这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请大家继续支持上雪,我会在你们批判的目光下刻苦磨练笔力,提升写作技巧,打磨作品精度以及提升作品层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大河文学(m.dahewenxue.com)经城之雁子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