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搬砖工为李世民打江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章 出征大吉(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有人失意就有人得意,此刻瓦岗寨中最为春风得意之人自然是非李密莫属。

在玩弄一番权术后,看着尽在掌握中的瓦岗军,李密是志得意满。如今人心所向,万事俱备,到了大展手脚、干大事业的时候了。

这日,李密跟瓦岗诸位英雄分析了天下形势,介绍各路英豪。

铁纲靖也闷声坐在现场,在李密施展权术大法扭转其在瓦岗的地位后,他想多观察李密,看看他到底会在瓦岗玩出什么把戏。

经过一番指点江山的分析后,李密借机劝翟让:“翟公,如今处于乱离之世,天下混乱,纷争四起,百姓无法耕种土地。您现在兵马虽多,但吃粮没有仓储,只能靠外出劫掠,常常苦于供给不足。这种情况若是旷日持久下去,加上大敌来临时,将士必然会离心涣散,转投别处。”

李密这话点中了瓦岗军的要害。

大隋连续几年的征战和混乱,民不聊生,百姓宁愿为盗贼也不愿种地,天下粮食匮乏。瓦岗军口粮吃紧,加上又不断有新的生力军加入,粮食越发捉襟见肘。

翟让道:“李密兄所说的正是我这些日子来焦虑的事情,不知李密兄可有解决之道?”

李密道:“百姓缺粮,靠外出劫掠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不得民心。我们不如攻取荥阳,然后休整兵马,取食仓储之粮,待到兵强马壮,再与他人争夺天下。”

李密的意图很明显,只要攻取荥阳,进而可威胁到洛口仓(又叫兴洛仓)、河阳仓,只要占据洛口仓,瓦岗义军再无粮食的后顾之忧。

“荥阳?”翟让念叨一声,这个地方是一道他跨不过去的坎,犹疑道:“荥阳太守郇王杨庆治理有方,颇得民心。最重要的是有通守张须陀镇守荥阳,只怕难以攻取。”

“翟公,你大可以放心。”李密颇为自信道:“此刻张须陀及其手下秦琼、罗士信两员猛将均前往太行山征讨巨贼甄翟儿,暂时无暇顾及荥阳。只要我们行动迅速,攻下荥阳,等张须陀回救时,他们只能在荥阳城外喝西北风了。”

“能成吗?”面对张须陀时,骁勇的翟让始终缺一点底气,道:“瓦岗军可从未打过正规的阵地战。”

以前翟让领导下的瓦岗军从事劫掠,采取的都是游击战的方式,能打就打,打不过就跑,决不让损失扩大。

因此瓦岗军面对张须陀虽然屡战屡败,大小输了三十余次,但由于采取的是游击战方式,损失都不大,没有给瓦岗军造成过致命性打击。

但要攻取荥阳,性质就完全变了,必然是与隋军正面对抗,从游击战变成规模性的阵地战,以正规军的作战方式来硬刚隋军。

这些天来,李密和王伯当等人不断指导、操练瓦岗军如何进行正规作战,但毕竟瓦岗军毫无阵地战的实战经验,能否成功还很难说。

翟让不是帅才,当一个强盗头子还能凑合,带领大军作战则显得能力欠缺了。

来瓦岗寨这么些天,李密当然清楚翟让顾虑得有道理,但他自信满满道:“翟公,今时不同往日,我们的队伍在壮大,瓦岗寨只是一个小地盘,难以容纳越来越壮大的瓦岗军。而且当前粮草匮乏,趁张须陀不在荥阳,我们攻城拔寨,占据荥阳,解决粮草之忧后,再对付张须陀就简单得多了。”

贾雄也道:“寨主,李密兄说的有道理,如果我们继续困守瓦岗寨,必将因为粮草匮乏而分崩离析,那我们几年辛苦经营壮大的瓦岗军就功亏一篑了。只有攻取荥阳,占据粮仓,我们才能做到兵强马壮。”

王伯当、徐世勣、单雄信、程咬金等几员猛将也齐声道:“寨主,如今瓦岗军兵多将广,是举义旗、干大事的时候了。在这乱世出英雄的时代,难道我们甘心窝在小小瓦岗寨,看着外面的英雄豪杰呼风唤雨,然后等着将来被他们收拾吞并?”

翟让见众人群情激动,跟着豪气冲天,道:“好,天下英雄出我辈,既然诸位兄弟迫不及待要大展手脚,那就让隋军、让天下豪杰看看我们瓦岗英雄的气概与瓦岗军的实力。”

瓦岗军终于要行动了。

铁纲靖从秋天来到瓦岗寨,无所事事等到了寒冬腊月,瓦岗寨才开始干大事,这节奏比小说慢太多了。

他懒洋洋道:“那就先打金堤关吧。”

他记得很清楚,打下金堤关是瓦岗军成功的第一步。

李密拍手道:“妙啊!英雄所见略同,树义,你跟我想到一块去了。”

贾雄和徐世勣也齐声道:“不错,就是先打金堤关。”

一张地图摊在众人面前,这是正规军作战的必备工具。

以前瓦岗军只打游击战,对瓦岗附近的地形了如指掌,因此从不看作战地图。

但现在他们要进入荥阳郡内,攻打金堤关,那是他们陌生的地方。

众人围着地图开始商讨行军路线及攻打策略。

金堤关不算大,但战略地位重要。此关地处水陆畅通的黄河、永济渠交汇之处,是荥阳毗邻在黄河南岸的一道门户。金堤关的得失,在战争中直接影响着中原战局。

攻下金堤关,可以进逼荥阳城,进而威胁洛口仓,基地和粮食是瓦岗军安身立命的关键,缺一不可。

只要占领了大隋粮仓,不仅可以招揽更多的兵力,还能为瓦岗军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大河文学(m.dahewenxue.com)搬砖工为李世民打江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