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贞观骇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冯盎长安行(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哈哈,好,不亏是冼夫人的后代,朕信你,跟朕说说岭南的情况吧,离得太远,朕了解得也不多。”

“谢陛下的信任,陛下,臣此次前来就是要向陛下汇报岭南的情况,以前的岭南在臣的治理下还算平稳,百姓的生活也在逐步提升,没有什么大事值得向陛下重点汇报的,但近段时间以来在岭南却发生了些事情,臣有必要着重向陛下汇报。”冯盎从身上拿下一个布袋打开,里面装的都是海盐。“陛下请看,这是用海水生产的食盐,质量比大户人家食用的精盐还要好,而且这是可以大量生产的,这是生产的方法。”说完从身上拿出冯智战写的海水晒盐方法。

李世民拿过来看了看,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但后面关于产量部分他是看懂了的。“玄龄你也看看吧。”

房玄龄接过来认真的看完,同样只是注重后面关于产量的部分。“陛下,具体的过程臣看了也不懂,但这产量如果真有如此高的话,那我大唐就有可能解决百姓食盐的问题了,我大唐临海的地方不少,都可以建盐场产盐。”

冯盎连忙在一旁解释,“陛下,房公,产量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不同的海域产量估计会有差异,这产量只是记录岭南一带海域的产盐量,这是已经验证过的,盐场就在那里,陛下可以派人过去实地考察。这方法是臣的十二子冯智战发明出来的,实际上近期岭南所有的大事都与我儿智战有关,这里走一份关于岭南发展规划,也是他写的,臣觉得很好,也在全力支持他去做,陛下请过目。”

这一份岭南发展规划的内容非常多,李世民看完后递给房玄龄,示意他也看看,然后低头沉思起来,等房玄龄看完他才悠悠说道:“冯爱卿,你儿子的这份发展规划写得非常好,朕佩服于他的大胆想法,但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首先,新式海船他能否造出来;其次,高产水稻是否存在。这两点都不能实现,那这份发展规划就是废纸一张。另外,如果他真的造出海船来,那这支海军该统属那方,如此战力的一支海军,再归属岭南已经不实际了。”

“陛下,臣同样有这样的问题,但臣与他一番详谈过后,还是愿意相信他,他能发明海水晒盐的方法,应该也有把握去实现这两件事情,再说,那怕最后失败了,也没有多大的损失。最后,如果他真的组建处一支强大的海军,那么臣现在就可以答应陛下,这只海军由陛下做主。”

“陛下,冯公,还有一个事情,水泥,不知这水泥是否已经发明出来?按照文中所写是修路的最好材料,修出来的路路面平整,不泥泞,那不就是可以在我大唐广泛应用与修路,到时我大唐的交通将大大的改善。”

“回陛下,房公,我来长安之前水泥还没有造出来。”

“好了,我们也不要去做太多的假设,其实从心底里我还是相信他有这样的本事,他能说得清楚其中的特点,证明他心里是有低的,我现在对冯爱卿的这个儿子非常好奇,有机会能见一见那就更好了。”

“陛下想见他那是他的福分,臣修书一份快马送往广州,让他赶来长安就是了。”

“冯爱卿不必如此,现在正是他忙碌的时候,我们先看看他能否做到吧。不知他现在年龄多大了?”

“回陛下,他今年十六。”

“呵呵,才十六啊,少年英杰啊,可否婚配?”

“如今尚未婚配,臣之前给他定了门亲事,被他搅黄了,具体臣就不想再提了。”

“尚未婚配,好!”李世民想了想说道,“不知冯爱卿可否与朕结为亲家?”

与皇帝结为亲家,冯盎想都没向过,一时不知该如何回话。

“怎么?难道冯爱卿不愿意?”

肯定是不愿意啊,可又不敢直接拒绝,皇帝的女儿是那么好娶的吗?娶个公主回来当祖宗供着,有什么好的,而且看这情况明显是盯上冯智战了,当初也算是答应了他他的婚事由他自己做主的,现在该怎么办才好?

久未回话,一旁的房玄龄用手推了推正在出神的冯盎。冯盎一惊,赶紧回话,君前失仪问题可大可小。“臣一时高兴想问题出神了,望陛下见谅,能与陛下结为亲家是我冯家的荣幸,仅凭陛下做主。”冯盎还是妥协了,把冯智战卖了。

“哈哈,好,那朕就将襄城公主赐婚于耿国公的十二子冯智战。另,冯智战发明海水晒盐之法有功,封高州伯,定海中郎将,拟旨吧。”

就这样把自己的儿子卖了,冯盎心里还是有些郁闷,但也只得点头同意,与皇帝一起吃了顿饭就回去找自己的二儿子去了,献礼的事情都忘了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大河文学(m.dahewenxue.com)贞观骇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