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黄金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二(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谁管得了哇,我们都是长腿的,放学回家多走二十米就转到小市去了,一切都是放学路上……

有一回,我正在小市上看人打架。一个卖留声机的,说买主划了他的唱片,抄起板凳就往买主脑袋上砸,买主也不含糊,抡起留声机的大喇叭就往城墙上摔。我正看得出神,远远看见马老师在西头出现,金刚神一样叉着腰,在人群中堵截她的学生,她要抓现行。我当然不会往枪口上撞,趁她没看见,哧溜从东头跑了,照直回家,一点没耽误事。有一回被老师按在了小市东口的城墙根,老师问我在这儿干什么,我说看王八。老师问什么王八,我说听说城墙豁口拆出了一只王八,明朝的,还活着哪,我来看看。老师看着我一脸苦笑,问我能不能编点新鲜的。我把她领到马路东边,指着豁口的墙洞让她往里看,她说,哪有王八,里面有块石碑,明朝砌城墙的时候砌进去了。

我说,石碑不是坐在王八脊背上吗?

老师没说什么。

这些我是听爸爸和老三闲聊时聊出来的,应急用在这儿罢了,还挺恰如其分。大北京,随时随地能给我解围,对这点,我深信不疑。

老师不让去小市,但是她没有交代不让我们去鬼子坟,这是因为她可能压根不知道鬼子坟这个美好的地方。

去鬼子坟,每回都少不了冬生。冬生是个好学生,不似我们,每天混打混闹,没心没肺,对什么都感兴趣,就是对学习不上心。冬生对学习抓得很紧,平时话语也不多,学习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有一回,那是我们刚刚接触古文的时候,老师头天讲解《木兰辞》,第二天一上课就让我们背,一人一句,背不下来就站着。第一个叫起来的就是小四儿,头天我们在鬼子坟疯跑了一下午,又看了老孟头收拾了两匹马一头骡子,回家累得贼死,谁还有精力和花木兰周旋。被叫起来的小四儿一脸茫然,巡视四周,乞求援助,有人在下边小声提醒,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小四儿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小鸡一样叫唤了半天,没有下文,老师气得把教鞭啪地往讲桌上一拍,朝他瞪眼。小四儿一急,背出来了,唧唧复唧唧,木兰生小鸡……

老师说,门外站着去!

小四儿就出了教室,站在了外面灿烂的阳光下。

那天,能接下来背的没有一两个,老师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眼瞅着同学们森林一样站了一片,坐着的没几个了,我坐在最后一排,知道罚站是迟早的事,心里就比较坦然。书背到冬生这儿情况发生了逆转,他站起来朗声背道,……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老师没喊停,他就一直背了下去,直到完了。

把后边的我救了。

老师说,很好,李冬生同学坐下,其余都站着。那天同学们站着听老师分析《木兰辞》课文,老师坐着讲,很是独特,大家记忆都十分深刻。

老师在内,大家对冬生刮目相看。

那时候,谁学习好谁就当班干部,冬生自然成了我们的学习委员,这个从河北乡下转来的、剃着光脑袋、穿蓝色对襟夹袄的插班生,比我们这一帮北京胡同串子能干多了。我们课间是玩,冬生要到教员室把下节课老师用的教具拿到教室来,比如木头圆规尺、演算珠算的大算盘、挂图什么的,实在没得拿了还有粉笔盒跟教案……他认为这都是学习委员应该做的。老师们都喜欢他,说他身上有农家子弟的朴实和憨厚,我倒是觉得他更像瑞蚨祥布店的小伙计,穿上长袍,一顶一地像。

六一儿童节,要举行庆祝活动,要求女生穿白衬衫花裙子,男生是白衬衫蓝裤子。冬生的白衬衫样式很老旧,胳肢窝下头还有个蓝色字母M,升旗的时候一敬队礼,那个M就清楚地露出来了。见我老朝那个M看,冬生悄悄告诉我,白衬衫是他妈妈拿面口袋给做的,这个M放到胳肢窝是万不得已,实在是躲不开了。

我知道了,冬生的家境很一般。

冬生有个弟弟叫秋生,像画上的人物,长得很好看,安静瘦弱,梳着中分,穿着棉袍,小毛窝窝,见了我鞠躬说,姐姐好。秋生在北馆小学读一年级,北馆小学是东正教的教会学校,有一批很老派很正统的先生,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有一回学校开家长会,冬生的爸爸来了,带着秋生,秋生在他爸爸旁边规规矩矩地站着,不闹也不说话,大眼睛四处看。那天我妈也参加了家长会,拉着秋生的手直夸秋生懂事,说到底是教会学校教出来的,很绵很乖,她要是能有秋生这么个听话的小儿子,这辈子也知足了。我妈这人看谁家的孩子都比我们家的好,老是拿我的缺点比人家的优点,时刻不忘打击我的自尊心,这是她一生教育最大的失误。人家的妈都是护犊子,我妈绝不,每回在外头吃了亏,跑回家来哭,妈都说,再接着出去打!

那天,秋生爸爸说秋生身体不好,断不了药,孩子能维持成这样,是托了圣母的护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大河文学(m.dahewenxue.com)黄金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