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长安寒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6章 两百二十三、皇兄真那个啥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将盘子放到桌子上,赵清山转身出门。

再度进入饭厅的时候,手里已经拎了一个小瓷壶,约么能装酒半升。

皇帝可没有等出门寻酒的赵四郎,右手握着筷子,嘴巴一边咀嚼一边问道:“冷的?”

赵清山翻了一个白眼,汤都不敢去烧,还敢去温酒?再说了,这是高度酒,温酒做什么,斩华雄?或者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灶台?这是老白干!

拉过板凳,在皇帝的下方坐下。赵清山给皇帝和自己倒了一杯,然后端起自己的酒杯道:“闲话休提,今日只喝酒,不谈风月,不谈国事!干了!“

干了?

这酒可不是一般的酒,皇帝见过某个黑色物体一口干掉一大杯子酒的样子,有些后怕!

赵清山一口喝掉,然后一脸嫌弃道:“喝个酒墨迹什么?还皇帝?也就半两大的杯子,能有多少酒?磨磨唧唧,喝个酒都不敢痛快些?赶紧喝掉,有道是‘感情深,一口闷’喝!”

“一口闷?”皇帝举起杯子,脸色上有些犹豫:“这是哪家的说法!”

“喝!”赵清山夹起一筷子菜,塞进嘴里,一边咀嚼一边说到:“喝了,小弟再告诉你!”

喝了!

皇帝听完,将酒杯里的酒全部倒入嘴里!

辣!

一股子辛辣从喉咙蔓延至胃部,皇帝赶紧夹了一筷子菜,丢进嘴里,将那辛辣压制下去。随后,一股暖流,从胃部升起,直达百骸,仿佛要把浑身的不快乐驱散开来。

“怎么样!爽不爽?”赵清山斜着脑袋笑着问到。

“爽!”皇帝忍住那险些被酒水的辛辣刺激流出的眼泪,猛然点头道:“甚爽!”

爽就好!

赵四郎再给皇帝和自己满上,端起酒杯道:“来来来!再来一杯,喝完这一杯还有一杯!干了!”

干了就干了!

第一杯酒干了下去,喝第二杯的时候自然酒放开了来。不信?诸位可以自己试试!

反正李二陛下是端起第二杯和赵清山一碰,然后仰头喝掉。

第三杯,依然是赵清山倒的酒,:“来,兄长,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干了!”

“好!”两杯酒下去,李二陛下彻底放浪形骸了,去TMD朝堂,去特么的不开心。

一把拍在桌子上,皇帝端起酒杯大声咧咧道:“干了!”

第四杯酒,赵清山刚将酒壶拎住,一双大手便覆盖在了上面。

皇帝摇摇头道:“既然是兄弟一起喝酒,哪能都让你倒酒?后面的酒,为兄来倒!”

说完,皇帝将赵清山手中的酒壶夺了过来,在两个酒杯里参满了酒:“来,老四,喝!”

喝酒而已,赵四郎自认为一个李二,不足为虑。只要将皇帝喝开心,发泄出来,这就够了。兄弟,不就是在你最难过的时候能陪你喝个酒,发个疯?不就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手,拉一把?

第五杯酒再次倒上,皇帝眼神有了些迷离,却还是吐齿清晰:“感情深,一口闷?”

“闷!”赵清山举起酒杯相迎。

后面的数量,作者菌没有再数,谁知道两个人能喝多久?

皇帝的随着那清澈如水的蒸馏酒下肚,皇帝的眼神越发迷离,胡话,开始从嘴里吐出:“老四啊!朕是真把你当兄弟了!”

赵清山不再给皇帝倒酒,而是夹了一筷子菜放到皇帝碗里,接过话茬道:“兄长,此时,小弟心中明了,若您不把某当作兄弟,如何会给某三万贯后又让长安县给某弄了那么大一块地来见学校?”

“你怎么知道的?”皇帝咧嘴一笑,有些邀功道:“朕乃皇帝,朕的兄弟,便是不能封王,这长安城要一块地算个球?”

赵清山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对着皇帝举了举,然后一饮而尽道:“晓得了,晓得了!”

皇帝拍了拍赵清山的肩膀,打开话匣子:“兄弟,有些事你不知道,其实为兄一点也不像当这个皇帝。这皇帝当得不自由啊!每天面对那么多的奏章不说,做什么事情,功利算计总是行在前头。说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实际呢?朕为了大唐和皇家的利益,纳了一个女人,结果你猜怎么着?”

看来这才是症结所在,赵清山眼珠子一转,立马接话:“咋了?”

“哼!”皇帝一声冷哼,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咋了?为兄告诉你,观音婢,也就是你皇后嫂子,让朕睡了半个月的书房!这还不算什么,今日早朝,所有文臣,是所有文臣,包括了秦王府旧人,全部反对为兄,要为兄将那女子送出东宫,还以青史为要挟!为兄是皇帝,在外面那是自称朕!”

就这事儿?

赵清山险些脱口而出,可是,脑海里一个念头闪过,让他立马闭上了嘴。

初唐时期,有两个皇帝纳妃和立后遭到过大臣的反对,一个便是眼前这位皇帝哥哥,另一个是还没出生的李家老九。

前者所纳之人叫做郑观音,李建成的遗孀!后者立的皇后叫武曌,父皇的才人!

“兄长所纳之人是?”赵清山给皇帝倒了一杯酒,试探着问到!

皇帝端着酒杯,一饮而尽:“郑观音!”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赵清山有些震惊,不为别的,只是觉得历史的惯性真是强大!

“这不是查到是谁刺杀了你嘛,郑氏正好参与其中......!”皇帝可没看见赵清山的表情,借着酒劲将整个事情说了出来。

赵清山听完,目瞪口呆,这尼玛,居然还有自己的原因在里边?用皇帝的说法,是顾及那个只身进宫救过自己的女人。

只是,这一点赵郎君觉得有这个因素,却不是主要因为此事。应该是皇帝和郑氏正好一拍即合,各取所需吧!

历史上,李二陛下为数不多的污点,不就有一个郑观音?只是不知道皇帝到底是仅仅将郑观音接入东宫,还是实际发生了什么?有句很流行的话叫什么来着?好吃不过饺子?

鬼使神差,赵清山脱口而出:“皇兄真把郑观音那个啥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大河文学(m.dahewenxue.com)长安寒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