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长安寒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 三十、雏形(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某认为和突厥的交易可以分两种方式。第一,以物易物,带上盐茶铁,定好价格,然后就地交易;第二,带上钱币,毕竟不是所有突厥人都只需要盐铁茶!”杜如晦站起来说到。

“善!”赵清山对杜如晦的补充很是赞同,直接转身写到了黑板上。然后,赵清山转身对众人道:“诸位还有何建议,若是没有,下面就讨论人选。”

台下的重臣们没有再开口,因此赵清山直接开始下一步:“现在请诸位推荐执行的人选,正使负责计划的实施,副使负责羊毛商业的开展。其中副使已经确定为应国公。”

只见一个仪表魁伟的将领率先起身:“赵夫子,某三原李靖,推荐莒国公唐俭为正使,琅琊郡公牛秀率军同行。”

众人对李靖的提议毫无意见,人选也就此定了下来。

后续的实施方案和应变预案也很快既定。能坐在这件教室里的人都是当朝大臣,都是各个领域能力相当出众的人才。对于细节的把握和计划,自然不是赵清山这种半吊子能比拟,赵清山也乐得节约脑细胞。

只是,赵清山这种别来生面的议事方式让一众大臣惊叹不已。尤其是作为大唐曾经决策者的太上皇李渊和现在大唐掌舵人的李世民感触最深,若是以后朝堂议事都能这样,那该多好?

讨论完毕,一众大臣开始散去,李二父子却心有灵犀的留了下来。赵清山疑惑地看着赖着不走的李二父子:“太上皇,陛下,二位还有指教?”

“赵小子,你这讨论方式不错,从何得来?”李渊不喜欢拐弯抹角,直接开口询问。

屋内只剩下李渊、李世民和赵清山三人,因此赵清山也恢复了随性的状态。“这是臣族中一直沿用的议事方式。族中先辈曾言有分歧不可怕,可怕的是解决不了分歧,因此有了投票决策。若是太上皇和陛下觉得此法可行,以后大小事务均可如此。六部内可以如此,三省决策可如此,朝会上亦可如此。”

“善!”李世民点了点头,对赵清山的说法表示认同。只是,李世民还有些疑问,所以直接开口问赵清山:“赵卿,此法虽好,却有弊端,若是有人事先连通,左右投票如何是好?”

“这个简单,想来能让众位大臣像今日这样讨论的事情当极为重要。陛下可以扩大参与讨论的人数,也可以临时选择参与讨论的人员,这样就能避免作弊。同时,陛下可以在士农工商各个阶层选一些人员进来,组成旁听人员,这类旁听人员只参与投票,不参与讨论,这样就能更加公正。”赵清山轻笑一声回答到。

听完赵清山的解释,李二陛下开始沉思。也正是赵清山的这段解释,让后世史学家们评定的中华史上的最富有民主色彩的机构——大唐议政院,在李二陛下心中有了一个雏形。

且不管李二陛下如何考虑,太上皇李渊的一句话,让赵清山有些惊讶,只听见李渊说:“赵小子,你可知道你找的那个门子的来历?”

“不知太上皇如何询问此事?”赵清山心很是疑惑,这老酒鬼到底是何来头?李渊为何会询问这个问题?

“回答朕便是,其他的莫要多问!”李渊一口把话说死。

赵清山心中突然有些忐忑,可李渊询问,赵清山不得不回答。压制住心中的想法,赵清山正色回答道:“臣没过问过,只是觉得他老实巴交的,便请他做了门房。”

“嗯,看来汝也是真不知,罢了。”李渊摆了摆手,不再说话。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大河文学(m.dahewenxue.com)长安寒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